close

據說台灣的數學系目前還沒有類似的課程, 蠻想去聽聽看的, 可惜跟我的飛構衝到了(不過只有一堂, 蠻想蹺課過去聽的...)。

下面是老師在夢大對該課的期許與解釋:

有幾位同學問我「書報討論」要教什麼?
目前的想法是想找一些特定主題的文章讓同學讀並在課堂上報告。
主題還沒確定,我會在暑假的時候花時間找一些相關的資料。

因為想嘗試新的上課方式,
在這門課我會有一些嚴格的要求,
有興趣修的同學可能要注意以下的規定:
修課的同學必須每次都出席,
並且在上課前閱讀指定的教材,
並在上課時發言討論。

這門課應該不會有期中考或期末考,
但是要交其中和期末報告。
學期成績以課堂表現和報告決定,
注意,沒有考試並不表示不會當人。

為了能讓討論的方式可以進行,
我希望這門課不要有太多人修,
大約十到十五人最合適。
希望同學在選課前能三思。
如果你無法確定每次都能出席,
那就很有可能拿不到這個課程的學分。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達成以上所期望的方案,
那我就會把這門課改成一般的課程,
教一些初等解析數論的東西。
目前先這樣。

=================================

暑假已經過了大半,
好像我也還沒決定要教什麼?(汗)

先說說什麼樣的人不合適修吧,
一是,習慣臨時抱佛腳的人,
二是,會蹺課的人,
三是,英文閱讀有困難的人,
四是,對數學興趣不高的人,
五是,對數學興趣太高以致於對別的科目沒有興趣的人,
六是,(還在想)

我們大概會選擇十五個主題左右,
每個星期討論一個主題,
前兩三個星期是我講,以後就是以同學報告為主,然後大家討論。
我們會在第一週上課就把報告的順序排定,
所以,很重要的,如果第一週上課沒有來,就不要修了。
而且,如果已經排定了報告進度,就 不 准 退 了。
每次上課都要到,輪到報告的同學要熟讀預定的材料,
沒有輪到報告的同學也要預習,否則上課會講不出話來。

沒有期中考,期末考。
但是要交二到三頁的期中報告,六到十頁的期末報告,
而且一定要用 TeX 打字。
基本上,期中和期末報告是同一個主題,
期末算是正式報告,期中報告是初稿,
在繳完期中報告後,我會安排時間和每一個人討論,提出建議。
作為期末報告改進的基礎。

這是一門新的嘗試的課程,
就我所知,在台灣的數學系可能還沒有類似的嘗試。
所以這門課不見得會上得很好,
總之試看看吧。

我基本的想法是這樣的,
就我自己學習的經驗來說,
高中的時候對數學很有興趣,
可是大學時的學習成效並不太好,
學了「代數」「微分幾何」「複變」等等課程,
但是對「數學」的認識卻越來越模糊了。
所以以自己學習困挫的經驗出發,
來實驗這樣的一門課程,
希望對現在的同學有一些幫助。

用以前國中國小的「美術課」來比喻,
「代數」「複變」這種課有點像「水彩」「素描」這種硬工夫的課。
而這門課有點像「藝術欣賞」,看看不同的畫家派別在做什麼。
所以這門課學不到真正有用的工夫,
但是希望有看到一些基本的想法。

覺得自己講得越來越抽象了,
舉一個例子來說,
「結構」是數學非常重要且基本的想法,
「代數學者」就是從這個觀點來看「數學」的。
所以「結構」會是某一個星期的主題,
不過我們討論的對象卻是「人類學」的「親屬關係」。
總之,是用很「數學」的觀點來看某些人類學的現象。

寫到這邊,覺得這最終會變成一門不知所云,亂七八糟的課啊。

本來一開始這是打算開在四年級的選修課,
但是後來李助教說二年級的課太少,
所以這門課就陰錯陽差變成二年級的選修課了。
不過我會有點擔心,對二年級來說會有點辛苦。

因為每次上課都要到,
而我又不喜歡點名,
再加上希望每個人都能發言討論,
所以希望修課的學生能控制在我一眼就能看出誰有來誰沒來。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不要來修啦。

先這樣。

================================

真的是很令人期待...(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ourylie 的頭像
    Savourylie

    Calvin and Eco (wandering)

    Savoury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