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慧
不少台灣音樂人對前進海外懷抱憧憬,卻有一個日本人跑來台灣做音樂。因為柏克萊音樂學院同學的邀請,原本在NHK當音樂總監的櫻井弘二,跑來台灣做流行音樂,而且一待就是12年。
櫻井弘二,圈內人都叫他 KOJI,還在柏克萊念大四時,就被 NHK 訂走的他說,因為日本娛樂圈分工很細,他在 NHK 的總監工作,只負責規畫和找音樂人合作,根本沒有創作的機會,讓想創作的他心裡有遺憾。再加上台灣同學一句話「台灣流行音樂圈機會很多」,他便偷偷向公司請假,跑來台灣,當然他怎麼也沒想到,會待這麼久。
櫻井弘二說,NHK 的工作人人稱羡,當時如果繼續做下去,他連自己 20 年後會變怎樣都可以想像,但如果到台灣,一切未知,但是充滿新鮮,讓他很期待。而 KOJI 運氣很好,一到台灣,不但有李壽全請他為蘇芮專輯編曲,並且和他簽下兩年約,KOJI 也因此認識了張雨生,開始了兩人長達5年密不可分的合作。
KOJI 和張雨生第一次合作,是在張雨生「卡拉 OK 台北我」這張專輯,當時張雨生缺鍵盤手,有人介紹他去應徵,知道 KOJI 還會編曲,張雨生也把專輯編曲工作交給他,就這樣培養出合作默契。
那時身兼製作人的張雨生,片約不少,他接手伊能靜、張惠妹和陶晶瑩的專輯製作,編曲群中一定有 KOJI,而張雨生留下最深刻的一張作品集「口是心非」,所有編曲都由 KOJI 一手包辦,儘管陸續又做過王力宏、張清芳、謝霆鋒、歐陽菲菲和梁詠琪等港台歌手專輯, KOJI 在流行作品中最滿意的還是「口是心非」。
後來果陀劇場找上張雨生做音樂劇「吻我吧娜娜」,KOJI 也跟著嘗試寫舞台劇編曲,那段期間,KOJI 跟張雨生幾乎成了連體嬰,常常張雨生一早就拿了剛寫好的曲,從淡水開車到天母交給 KOJI,晚上再回來驗收 KOJI 的成品,接著一起進錄音室趕工,收工後張雨生開車送 KOJI 回天母,自己再回淡水。唯一例外是張雨生出事那天,KOJI 因有事先走,張雨生自己回淡水,隔天起來就聽說好友出了事。
張雨生的意外對 KOJI 是莫大打擊,KOJI 說,那時他已經在台灣住了5年多,卻很少開口說中文,因為張雨生跟他都用英文溝通,在他的世界裡,張雨生不只是一個心靈至交,也是他和外界溝通的橋樑,同時失去內心和對外的依靠後,他一方面勇敢接手張雨生未完成的工作,內心卻在掙扎,是不是要回日本從零開始。
認識女友鄭詠珊,讓 KOJI 有了留在台灣的理由。那時「果陀」再找 KOJI 合作「EMAIL 情人」,KOJI 看完劇本深受震撼,因為這個故寫的正是一個車禍過世的作曲家,才剛失去好友張雨生的 KOJI,無論如何都要為好友寫這齣劇,就這樣認識當時在「果陀」擔任行政的鄭詠珊,後來鄭詠珊從幕後走上幕前,成為「東方搖滾仲夏夜」的女主角,而這齣劇也是 KOJI 做的音樂。
雖然有了情感依靠,不過創作瓶頸和異地生活的壓力,KOJI 曾經懷疑過自己能不能再做音樂。
他說,最痛苦的時期是 1996 年左右,他質疑自己的音樂沒有個性,心裡有疑問,只能藉著做麵包、烏龍麵和看畫冊來調整心情,看到梵谷自畫像時,他也想畫自己,結果光為了畫中的自己該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他就「卡」住了;那時 KOJI 發現,原來並不清楚自己要什麼,花了好長時間思索後,他終於在筆記本一角,畫了一個從鋼琴中反射出來,模糊的自己,畫是畫出來了,自己卻還是模糊的。
直到看了日本樂評人山下邦彥分析披頭四的書,KOJI 才豁然開朗。KOJI 說,以前分析音樂的理論很窄,古典無法解構搖滾,爵士無法分析流行,但是山下邦彥卻簡化出只分析音符和音符間關係,讓他摸索出音樂即使沒有複雜的合聲,簡單也能是一種動人,而這種簡單哲學,成就了業界對 KOJI 音樂最推崇的味道。
現在 KOJI 不但和好友組成「硬底子音樂網」,還在去年以劇場音樂「藍色馬賽克」入圍3項金曲獎,KOJI 把其中一座刻有自己名字的獎座帶回日本給爸媽,證明自己在台灣努力 12 年,也有張不錯的成績單。
- Dec 20 Mon 2004 19:59
【中國時報】NHK 落跑音樂總監櫻井弘二與張雨生音緣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