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電話裡媽媽問我, 會不會偶爾覺得像小時候一樣當個小孩比較好?我說會, 她就問我好在哪裡, 是不是因為不用考慮很多東西, 不用負責?
其實我沒有很仔細的想過這個問題, 不過當時我發現, 我認為當個小孩比較好, 是因為小孩存在著許多可能性。而隨著年齡的增加, 就算不願意也不得不承認, 自己的可能性在級數衰減。
雖然我不是要說我從幾歲幾歲就開始以文藝復興人(好吧, 也許有人說文藝復興根本不存在)自許, 不過我一直相信(即使是現在), 如果真的想要做什麼事, 絕對是可以做的到的(當然是合理的範圍內, 什麼穿梭超時空阿, 空手跟獅子決鬥這種事情大概是不行), 端看決心的強度而已。
20 歲時我給自己訂過一個目標, 就是希望能在 25 歲的時候, 能夠讀完基本的數學, 代數、幾何、機率、微方、拓樸、高微等, 以及物理, 力學電磁學光學點點點。能夠彈完 Bach 的創意曲, 以及郭德堡變奏曲(後來我才知道這有多難!), 養一隻可愛貓, 並且能在暴風雪的夜晚一個人享受孤獨的靜謐。30 歲的時候, 我希望我能夠在科隆音樂院學理論作曲跟雙簧管。
現在我已經 23 歲, 只達成了極為少數的目標, 可能跟遠藤賢知一樣的原因, 雙簧管也很久沒碰了, 而且個性還是跟小學中學一樣不成熟, 就好像完全沒有成長一樣。跟以前唯一的差異, 就是可能性變少了。以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只是不斷的在往後退, 就像位能變成廢熱散逸掉一樣, 最後你會發現, 原來你曾經握有的東西, 消失的那麼不留痕跡。
要去面對自己無法學完自己所有感興趣的事物這個事實, 真的是非常的困難。也許我是太貪心了吧。
- Oct 29 Sat 2005 01:56
長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