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隔一段時間我必須談論一下這個人, 就像喝了可樂之後一定會要打嗝一樣。

我第一次認識張雨生應該跟很多人一樣, 是從【我的未來不是夢】開始。不過那時候我真的還太小了, 雖然我還能清楚的記起, 當時的自己自以為已經很成熟了, 不過其實還是處在一個什麼都不懂, 或是說, 什麼都懂不多的階段, 嗯, 我甚至不能準確的想起那是什麼時候。所以那時我所知道的張雨生, 只是一段聲音, 和一些在電視上出現的影像。我甚至不知道他有發專輯, 我甚至不知道人可以去找一個公司然後錄一些歌放在錄音帶裡面然後拿到市場上賣。如果發現有賣錄音帶, 那我就很順理成章的接受, 喔, 有錄音帶, 我要買, 大概是這樣。所以我想我沒有【我的未來不是夢】那張專輯(一直到了最近幾年, 我才知道那首歌是收在【六個朋友】的合輯裡面)。 我真正開始覺得:這傢伙是我的偶像!是從【七匹狼】開始的。那時候我對張雨生這個概念已經理解的差不多了, 可能我也長大一些了, 有一天我發現, 我的耳朵沒辦法忽視他那與眾不同的聲音, 特別是在合唱裡面更加的突出。即使是現在我對他如此熟悉, 這幾年我翻出當年六四時期他所參與的【歷史的傷口】演唱, 他的那段 solo 依然還是令我非常的震撼, 不管聽幾次都會起雞皮疙瘩。怎麼唱那麼好阿?

【七匹狼】時期, 他所演唱的歌裡面, 我最喜歡的歌就是小蟲作的【我喜歡瘋狂】。張雨生來詮釋這首歌我覺得實在太合適了, 我在一次奇怪的機遇之下去參加了一個張小燕主持的節目, 聽到他現場唱這首歌。這是我唯一一次在現場看到張雨生, 我完全被他迷住了。以我現在的想法來說, 他展現出種自由奔放, 摒棄一切卻不失幽默的俠氣。一種達觀的境界。

之後我買了【天天想你】和【想念我】這兩張專輯。【天天想你】是他第一張專輯, 買了之後我幾乎每天都聽, 熟到即使十年沒聽, 一聽到前奏就知道是張雨生。以我現在的眼光來看【天天想你】, 這張專輯從各種角度來看都是商業專輯, 但是他當兵前發的【想念我】就不一樣了。【想念我】裡面主要當然還是商業歌, 但是這些商業歌堆裡面, 有三首張雨生寫的歌。當年我最喜歡的兩首分別是【他們】和【無題】。【他們】講的是台灣的老兵問題。講的是這些當年辛苦抗戰的老年是如何的晚景淒涼而無人問津。他的寫作方式不是一般商業歌的主歌副歌模式, 從頭到尾就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我當時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歌, 而且我第一次發現歌詞原來是有意義的, 而不是一堆詞藻堆砌。【無題】的內容則是他大學同學的一首詩, 講的是對大學歲月的一些感慨。這兩首曲子在那一堆商業歌曲裡面, 即使是像我那麼年幼無知的人都可以發現他們與眾不同, 老實說想到這裡我就覺得那些商業歌真的是很無腦。第三首他寫的歌是現在很有名的【沒有煙抽的日子】, 是王丹在獄中所寫的一首詩, 據說當時張雨生一個晚上就將他的曲子給譜了出來。不過這首涵意我不太能領會, 所以當時並沒有特別喜歡。然而從現在往回看, 在那張專輯裡面, 我發現我幾乎沒有在聽那三首以外的歌, 對他們也漸漸喪失了記憶。我不是想說我多麼慧眼識英雄, 我想說的是, 張雨生的才華如此特出, 即使是無知小兒也能分辨阿。

後來張雨生退伍之後, 發了一張讓我從此對他著迷的專輯, 就是【帶我去月球】。這張專輯從頭到尾都由張雨生包辦, 裡面的詞曲都是無可挑剔。其中很多句子, 即使現在我還是能常常想起:如「是不是將委屈在城市一角的破屋從鏡頭裡探出來, 就是對文明最好的批判?」「不敢笑傲五州, 也不求天地悠悠, 只是狂歌一曲, 恍惚間就化入無窮, 將進酒, 杯莫停, 人生不過一場大夢」「向晚的霞雲, 是遲歸鷺鷥舞著夕色的背景。昂首高歌誰說不神氣, 山菊兀自迎風搖曳, 老牛眼神一陣調皮, 竊笑著踩過未乾的水泥地的蹄印 」。其中一首【我呼吸我感覺我存在】, 讓我印象更是非常的深刻, 這張專輯是我唯一一捲聽到帶子爛掉的錄音帶。不過後來他又開始出了不少商業專輯, 像【大海】、【還是朋友】。那時候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我開始不喜歡張雨生了。我不知道原來有些曲子是他做的, 而有些不是。一直到現在我才明白, 為什麼當初我不喜歡張雨生了。不過我當時卻以為我自己口味改變了, 或是一些其他的因素。

我重新開始認識張雨生, 則是他的【白色才情】。那時候我 15 歲, 一開始我沒有辦法接受他的曲風。有一次中午我在學校吃飯, 廣播放了張雨生以前的歌, 我嚇了一跳, 因為當時我大概有一兩年沒聽他的歌。這時坐我前面的同學轉過來把便當盒放我桌上, 跟我聊起了張雨生。老實說我那時對張雨生真的沒什麼興趣, 我同學就在那自顧自的說, 最後他說, 可惜張雨生現在的歌越來越難聽了。我當時只能說身有同感。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直到 1997 年, 那時候我已經上了高中,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又拿起了他的【白色才情】開始聽。我這時才赫然發現, 這張很怪的專輯, 其實就是以前我喜歡的那個張雨生。我才發現, 原來我還是喜歡他, 只是我喜歡很怪的他而已。【白色才情】的張雨生比【帶我去月球】的張雨生成長了不知道有多少, 等我開始仔細聽之後, 我才發現到這個事實。他的文字變得更洗鍊了, 而曲風的變化更多元而大膽了。像「若不是三月不揭的春帷, 我不會留下足以釀酒的眼淚」「幻變的夕色有無盡的形容, 短促的美麗也深烙印生命, 我殷熱的激情陣陣抽慉著曾經, 曾經我跋扈的呼吸在朔風下甦醒」, 「然而他期待的家書, 換成了喜帖絳紅如奔騰潰散的血, 異國的風雪是故鄉戀人沒有辦法遮掩呵護的世界」這樣的句子都不是他以前可以寫的出來的。而他在文章中愛用典故的習慣, 也跑到了他的歌詞裡面, 像「誰不在等待他的貝德麗采」是神曲, 「若不是三月不揭的春帷」是鄭愁予, 另外還有【後窗】裡的青鳥。

不過很可惜的是, 我在驚艷中重新認識了張雨生不久, 他就出車禍走了。當時我感到很自責, 因為我沒有趕上他的腳步, 了解他的世界, 而我想很多曾經喜歡他支持他的人, 也都沒有跟上他的腳步。我當時甚至還不知道他出過一張只賣了兩萬張的淒慘專輯【Live! 卡拉 OK.台北c.我】。而這張專輯卻是我認為他所有專輯裡面最有價值的一張。

後來他的【口是心非】得了獎。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只覺得非常可笑。不過自責也更深了一分。一來覺得評審也只不過是載浮載沈的一堆小船, 一來覺得自己不但沒辦法置身於外兩袖清風, 反而更是罪孽深重。

現在他去世快十年了, 最近因為練唱【Vincent】, 唱到, "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side on that starry starry night,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就想起了張雨生...

你何不問我 你何不問我
就問我這些日子來是否心依舊

你常常看我 你常常聽我
我大半的時間裏都存在你左右

你跟得上我吧 你學得還好吧
眼看他無中生有 卻越來越茁壯
你跟得上我吧 你還習慣我吧
多少紅塵情愫 卻越來越荒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ourylie 的頭像
    Savourylie

    Calvin and Eco (wandering)

    Savoury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