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虹 (20060621)
或許這種出神或失神狀態,就是這裡所談的「恍若隔世」吧,明明在這個世界之中又不在,明明已經離開了那個世界又沒離開。
站在水果攤前,我又清楚看到自己的窘態。
芒果是要買的,放在客廳寶藍色的瓷碗裡,色澤妍麗又飄香,但是要買這邊一百塊錢三斤的,還是要買那邊一斤五十八元的,要買多硬的才可以放著觀賞品香兩三天,要買幾個才不會貪嘴之餘熱毒上身。這一連串的問題還沒有答案時,新的問題又來了。冰箱裡的蘋果吃完了,這邊有一百塊錢六粒的智利蘋果,那邊有一百五十塊錢四粒的富士蘋果,智利的太小,富士的太大,讓每天早餐吃一粒蘋果的我,又陷入了無法決定的膠著。更糟糕的是,眼睛偏偏又瞄到了旁邊剛剛才削皮裝入透明塑膠袋中的鳳梨,高低胖瘦七八個,個個金黃剔透,又是該選哪一個呢?
向來都是個猶豫不決的人,大事猶豫,小事也猶豫,也曾為自己的猶豫不決痛下過決心,就算犯錯失誤也要當場做下決定。但這回站在水果攤前,毛病又來了,越多選項心越煩亂,彷彿自由市場的開放選擇本身成了天譴,突然羨慕起他人當機立斷的好本事,就算非什麼不吃、非什麼不買的偏執也都好,千萬別落得像我這般失魂落魄,還只是為了買水果這種芝麻綠豆的小事。這次事態的嚴重,除了個性,除了空腹的不佳狀態,更來自於一整天看書寫作的桌前伏案,黃昏時騎腳踏車出門買水果,成了今天第一次面對現實世界的門檻,有著特別難以調適的不自然。
但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能深深體會「書呆子」作為讚辭與損語的雙重面向。以前總覺得要唸書哪能呆,呆了就不能唸,後來才知道呆是唸出來的,越唸越呆。這種「呆」不是智力的高低,而是心智與身體的狀態,一種心智高度旺盛而身體極端呆滯的狀態。「書呆子」之所以呆,乃是從一個精敏純粹的思想世界過渡到另一個熱鬧繁華的現實世界時,一時之間回不過神來的「失神」狀態,思想世界裡的精靈,成了現實世界中的行屍。
讀書是淨土,閉門即深山,但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都得張羅,兩個世界在空間中的瞬時並置,進出之間,恍若隔世。有回在文章裡讀到史學大師余英時的一則趣事,他在住家附近的書報攤買煙,拿了熟悉的牌子就直接去櫃台付帳離開,渾然不覺店裡有人打劫,正用槍抵住店員的身體,直到次日才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了新聞。這當然不是一般人粗心大意的糗事,而是讀書人一心一意研究專注的佳話,好比愛因斯坦把手錶當成雞蛋去煮,讓人嘖嘖稱奇之餘,心嚮往之。或許這種出神或失神狀態,就是這裡所談的「恍若隔世」吧,明明在這個世界之中又不在,明明已經離開了那個世界又沒離開。
說實在話,這段趣事讓我不禁心生羨慕,羨慕男性知識份子不為稻粱謀的同時,也不需為生活愁,畢竟所有大大小小的瑣事大抵還是有人幫忙打點的。要是為了日常生活零碎所需進雜貨店,哪有不東繞西轉個幾圈,哪有手上不揣個採購清單,哪怕只是為了不知要選哪種優酪乳而多在冰櫃前磨蹭了一下,又怎麼可能不發現店裡詭譎的異於常態。但生活瑣事本身所能引發的趣味,也讓我不那麼羨慕男性知識份子的性別特權,能常常在兩個世界中穿梭遊走,也是一種工夫修練,清靜的極處有人來瘋的熱鬧,抽象的反面是質地細密的生活。
離開了水果攤,買了兩粒軟硬適中的愛文芒果,四粒碩實飽滿的富士蘋果,一粒金黃而不熟爛的鳳梨。接下來還要到雜貨店買醬油買牙膏,再到麵包店買核桃蛋糕當明日早餐,最後會再拐到糊塗麵那裡買冷凍水餃,當然少不得又要在高麗菜、香菜、瓠瓜、韭菜水餃之間反覆思量一番。
這樣瑣碎而短暫的忙碌,把我硬生生卻又活跳跳地拉回了現實世界,開始感覺到黃昏時拂面的熱氣,感覺到腳踏車車籃裡塞滿民生用品那種沉甸甸的實在。這時會笑了,笑自己愚蠢而又單純的書呆子生活。在漸漸暗去的巷弄中,連腳踏車拐彎時畫出的弧度都是美麗的。
- Jun 26 Mon 2006 21:31
【三少四壯集】恍若隔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