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象中, 九零年代的時候非常流行一種叫做「新世紀」的音樂, 試著這麼說, 讓他聽起來滑稽一點, 不過...呃, 好像沒有必要。總之, 那時侯似乎很流行, 可能是因為新世紀即將到來的關係, 也可能單純只是我比較關心, 所以就覺得大家都很關心。

會開始聽新世紀主要是因為很早以前米笑介紹我聽 Yanni,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我就開始對新世紀很有興趣, 高一高二的時候聽的特別多, 但是到高三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完全變成古典派的了。

根據我的印象, 新世紀也有很多派, 不過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派, 空靈派跟流行派跟大雜匯派。空靈派就是像 Enya, Bandari, Matthew Lien 之類的, 算是我有聽, 但是不怎麼欣賞的的一派, 因為聽起來千篇一律, 背景音效都要處理的乖邀乖邀的, 如果要打比方的話就有點像豎琴的音色, 一開始聽覺得很美, 沒多久就讓你想吐。

流行派則是我比較喜歡的, 像是 Jean-Francois Maljean, Kevin Kern, David Friedman 等。其中 Jean-Francois Maljean 是我最喜歡的, 因為他的作品跟大部分的流行派不太一樣, 有他自己的味道, 怎麼說, 有種爵士味, 不過儘管如此, 他的作品我也只喜歡一張, 剩下的我覺得都很普通。

至於大雜匯派, 就像 Yanni, Nicholas Gunn 等, 整個聲勢很浩大, 曲風又多變, 嚴格來講算是很有搞頭的。Nicholas Gunn 的作品馬麻買了很多, 不過我聽了總是興趣缺缺, 還是只喜歡 Yanni。

其實另外還有一派, 就是借新世紀音樂的風頭趁機竄起來的偽民族新世紀, 這類型創作者多在歐洲, 所以大半是 Celtic music, 雖然普遍來講被罵的很兇, 但是我卻很喜歡, 因為我本來就喜歡 Celtic 風格的音樂, 可惜這類型的多半都是空靈派的, 所以聽久容易生厭, 也是我沒有特別拿出來講的原因。

新世紀音樂其實我已經幾百年沒聽了, 應該說高中全面轉向古典後, 就沒有再回頭過, 只是剛剛意外聽到一首雙鋼琴曲子, 令我忽然想起了高中的時候很喜歡的 David Friedman 的 Moonrise。這張專輯剛出來的時候我是在廣播聽到的, 那時候整個覺得很驚艷, 因為從來沒聽過這樣的曲子。他雖然用的只是一台鋼琴, 但是聽起來頗有雙鋼琴的味道, 印象當時除了我之外, 抹布似乎也很喜歡這張, 之後我沒多久就跑去買了回家每天拼命聽。

我稍微查了一下, 發現 David Friedman 似乎就只發過這一張專輯, 現已絕版, 幸好網路時代什麼東西抓不到, 讓我得以重溫舊時的記憶。這首曲子現在聽起來, 還真是很「九零年代」。

想到這裡, 不覺感到人心變化的可怕, 喜好和品味都是我們用以定義自己的重要特質, 然而他們變化的速度之快, 竟總在我們的掌握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ourylie 的頭像
    Savourylie

    Calvin and Eco (wandering)

    Savoury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